中新網溫州1月8日電 (記者 王旻 汪恩民 張茵)半年前,陳一新履新溫州市委書記一職。當時他借貸感覺“天天坐在火山口上”。
  兩年前的金融風暴,讓溫州這一個曾經的中國改革開放好學生msata,一時間深陷漩渦:老闆跑路,信譽危機,產業空心,樓市震蕩,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名落孫山。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現在火山口基本坐穩實了。”歲末年初,這位褐藻醣膠溫州的主政者成竹在胸。
  溫州模式從未餐飲設備“過時”
  陳一褐藻糖膠新的信心來自何處?
  答案是溫州人本身!
  “溫州這片熱土活力不滅,只要給個機會,大家就能搗騰點事情出來。”在外界頗有點“唱衰”溫州的那段日子,作為溫州農業龍頭企業代表,溫州永高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汪華盛告訴記者,他與他那群堅守實業的朋友,就是用這個信念彼此鼓勵的。溫州的希望,在溫州人自己。
  這是溫州企業家對溫州的信心來源。與陳一新不謀而合。
  “溫州人對政策的反應非常迅速!過去,溫州是中國改革先行區。35年來,溫州創造了輝煌,對如何推進新的改革具有借鑒意義。”陳一新認為,溫州最引人註目的是創立了溫州模式。
  溫州模式是指溫州地區以家庭工業和專業化市場的方式發展非農產業,從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格局。一直以來,“溫州模式”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
  然而,在過去的兩年,溫州模式受到了多方質疑。特別是在去年底,溫州市成為浙江差等生,其中人均GDP、GDP增幅、財政總收入、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9項指標倒數第一。相比此前溫州長期位居浙江省前三名的風光無限,外界開始流傳一種“唱衰”溫州的聲音:溫州,跌倒了嗎。
  對此,曾經擔任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的陳一新在經過調研分析後,有自己的看法。
  “要判定溫州模式是否過時,就要認識什麼是溫州模式。”陳一新分析,溫州模式最本質的一點,就是充分利用民力、民資發展民營經濟。它是一種以民為本的模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繼續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溫州這種模式,就是發揚民營經濟為宗旨的,完全符合精神。”陳一新認為,溫州模式不僅沒有過時,而且要深化。
  記者註意到,去年12月23日的全會報告中,陳一新幾十次提到“溫州模式”。報告中,他還重點描繪了“溫州模式升級版”藍圖:包括推進甌江口產業集聚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整合擴容提升,爭取設立浙南沿海先進裝備產業集聚區;依托溫州製造業興辦電商產業園、小微創業園區;創建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等。
  “迴首過去,溫州很多經驗,對現在的改革依然具有借鑒意義。現在,溫州仍然是全國改革的試驗田。要改變溫州目前落後的現狀,加快轉型升級,唯一的出路就是靠改革!”陳一新提出,溫州要力爭做中國改革的“模範生”,再創體制和機制新優勢,為全國改革做貢獻。
  陳一新認為,溫州發展得力於改革。溫州要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核心,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文化發展體制機制、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實現各項改革相互支撐和良性互動。
  “深化改革必須明確上級允許我們做什麼,我們自己能做什麼。得不到上級的指導與支持,改革難免磕磕碰碰,甚至出現偏差。”陳一新認為,溫州許多改革成果都來自於底層創新、群眾自發自主創造。但發展“溫州模式升級版”也少不了向上級爭取“原則”,拿到允許溫州先行先試的“路條”。
  “我們現在可以自豪的是,溫州在民資辦學、辦醫療等方面又走在前列。”陳一新表示,下一步,溫州要提升信心,增強亮點,讓溫州改革在多領域引領中國。
  溫州再出發有賴實體經濟
  2011年9月,“眼鏡大王”胡福林由於負債過高、資金鏈斷裂而跑路。由此,掀開了溫商信譽“大崩盤”的序幕。坊間熱傳的《溫州老闆跑路清單》,涉及金額從幾千萬到十幾億不等。
  “以前出去考察投資,對方一聽是溫州人,態度立馬變得特別熱情。但是,那段時間出去考察投資,對方總是帶著疑惑的眼神審視你。心裡別提有多憋屈。我反覆跟對方解釋,跑路現象在溫州只是個別,還是有很多企業家安心做實業,而且做得很好。”溫州永高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汪華盛告訴記者,溫商是一個招牌,之前招牌有了污點,就需要大家齊心協力,自己把招牌擦亮。
  “溫州發展過程中發生了曲折,出現了困難,特別是2011年這樣的金融風波,對溫州的經濟影響非常大。”陳一新認為,這個問題的根本,主要是金融領域的改革不到位。
  陳一新分析,溫州是民營資本很豐富的地區,但是沒有渠道輸送到需要民營資本的中小企業。缺少渠道,正常的渠道沒有,只能走地下。地下不規範,所以造成了這種危機。今年,溫州金融領域也出現了一些風險,這是2011年風險沒有根本消除的表現,也是其他多種因素疊加造成的。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應對金融風險的舉措。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這個風險是能夠避免的,溫州將會迎來新的發展好時機。
  那麼,溫州新的發展,落腳點在哪裡?
  陳一新給出了答案:實體經濟。
  在陳一新上任之初,溫州的企業家們一直在關註著這位新書記的動作。
  “我一直關註著書記的動向,直到看到他對實體經濟的系列動作,我的心就安了。我知道,他是來主抓實體經濟的,是與我們企業發展思路吻合的。對於我們來說,這就是發展最好的時機。”作為當地一家蓄勢上市的企業掌舵人,浙江誠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貽意告訴記者,溫州提出著重打造以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等符合溫州發展特色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就給企業主打的海洋生物醫葯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落腳”實體經濟,並非無的放矢,企業家們的心愿就是社會需求的真實體現,也就是溫州的“地氣”。
  陳一新認為,溫州發展實體經濟是溫州起家本領,也是未來溫州再創輝煌的經濟支柱。“溫州發展實體經濟有很多優勢和劣勢,關鍵是揚長避短。從現在看,有很好的基礎和市場,有很好的企業家隊伍,已經培育了經濟發展的產業鏈和企業鏈,這在溫州還沒有摧毀。”
  發展實體經濟,需要資金和項目。溫商回歸解決了這兩個難題。
  “溫州有很多在外經商的溫商,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管理能力。只要把這批人吸引回來,也就是溫商回歸,對溫州的資金問題也是極大的提升。”陳一新表示,除了資金,還要讓在外溫商帶著項目回來。
  有了資金和項目,還需要空間來落地。溫州向來是土地資源緊缺的地方,空間從何而來?
  “溫州發展的空間,這是很少被溫州之外的人所知道的。”陳一新給記者算了一筆土地賬。“十一五已經完成圍墾海塗16萬畝,十二五,已經正在圍墾海塗9.7萬畝。再加上溫州城鎮低效土地開發被列為國家試點,將會有20萬畝的指標。
  資金、項目、土地,這些發展實體經濟的“菜”紛紛到位,下一步就是一個炒菜的“大鍋”了。
  陳一新人認為,這個大鍋就是大平臺。
  “溫州浙南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集聚區,是引進大企業、大產業的重要平臺。目前的設想是形成從北到南的沿海經濟帶,也是生產力最發達、最先進的地區。這個平臺很重要,是溫州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就是發展大企業大產業,來帶動中小企業的配套發展和轉型升級。”
  有了美味的菜餚,還要有良好的用餐環境。落實到溫州實際,那就是水環境!
  今年三月,回溫州瑞安市省親的浙商金增敏微博懸賞20萬,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從而引發了溫州民眾對水質日益惡化的家鄉河的關註,也成為浙江全省治水的發令槍,一時間,“尋找可以游泳的河”成為大眾願望。
  溫州依水而建,水網縱橫密佈,共有大小河道1.4萬條,河網總長度1.8萬公里,有“江南水鄉”之美稱。
  陳一新認為,未來城市的競爭力不是地方有多少優惠政策,而是其水環境的優劣。“如今,很多工業生產的基底就是水,未來很多工業的發展也都和水有必然聯繫。”
  “很多時候,一些大企業到某地進行考察投資時,大多對政府的優惠政策不太感興趣,反而是要瞭解這個地方的水資源、水環境,這一定程度上告訴我們,如今的治水,實際上提高的是未來城市的競爭力。”陳一新感嘆道,如今,中國正值轉型升級的重要時刻,溫州就要利用“治水”來倒逼產業進行轉型升級。
  對溫州來說,打造“美麗浙南水鄉”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治水工程,這項工程中最核心的觀點是,系統治水和“四水共治”。
  據介紹,所謂“系統治水”是指以總體規劃統領相關專業規劃和各地治水規劃,做到水中岸上立體治理、江河湖海同步治理、大河小河統籌治理、近期遠期持續治理、城市農村全域治理、保安全親水景協調治理,實現洪水、潮水、污水、飲用水“四水共治”,切實把水蓄起來、連起來、活起來、凈起來、美起來、親起來。
  陳一新說,“在治水上,溫州要做先行者,現在是‘賣’治水的理念,半年以後‘賣’治水的進展,一年以後就可以‘賣’治水成果。在水環境整治方面,溫州要為浙江創經驗,浙江為全國創經驗。”
  傳統產業蓄勢鳳凰涅槃網絡經濟成新“藍海”
  朱閩是溫州一家小型製鞋出口企業的接班人。他從事的鞋革業是溫州一大傳統產業,溫州也有“中國鞋都”之稱。目前,溫州鞋業產業鏈和配套市場都具有獨特優勢。超過3000多種的鞋材及輔助材料,已在溫州形成規模產業。
  “溫州的傳統輕工業非常發達,目前溫州的服裝業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800多億元,鞋革是400多億元,低壓電器是900億元左右。我們的很多產品是日用品,是必需品。不要小看利潤,一雙皮鞋的利潤可能比冰箱還高。”陳一新認為,傳統產業要繼續堅持發展,要升級。溫州的鞋革服裝在全國非常有名,價廉物美,現在也要向高檔品發展。
  要發展溫州的傳統產業,就要解決好小微企業的發展問題。溫州的傳統產業,往往是由小微企業集群支撐的。
  記者在朱閩所在的雙嶼的中國鞋都工業園內發現,這裡聚集著大大小小上百家鞋企。在訂單超過企業生產能力時,朱閩可以在園區內找到多個企業為其代加工,以防違約;也在其他企業遭遇類似情況時“伸出援手”,而這樣的情況在此是普遍現象。
  “傳統是幾十年積累的,只要這批人還在,接下去的發展就是轉型升級、提高附加值的問題。”汪華盛告訴記者,溫州一些產業具備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及配套,這是尚能吸引很多企業繼續留在這裡的原因。
  浙江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徐劍鋒指出,溫州傳統的鞋革和服裝企業因成熟的配套、集群和品牌,溫二代會延續下來繼續維持家族企業的運轉。“溫州原有的勞動力等優勢已經減弱,需要政府在發展過程中發揮大的作用。這就需要政府土地、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
  為了留住和吸引更多的溫商扎根本土發展實業,溫州規劃佈局小微企業園。為進一步完善傳統產業的產業鏈及配套,出台《關於在全市加快小微企業創業園建設的實施意見》,計劃打造各類富有生命力的“小微夢工廠”,並推出優化土地利用、引導企業集聚、強化融資支持等七大扶持政策為其發展“保駕護航”。
  “對於我們這些沒有自己廠房,只能租廠房的企業來說,小微企業園是一個好消息!”朱閩告訴記者,他一直關註著這個政策的推進。然而,目前更為急迫的,是開闢新市場。
  作為以出口加工為主的小型鞋企,朱閩所在的企業面對歐盟的“出口”門檻不斷提升,企業的訂單也直線下降,由2012年的100萬雙降至2013年的60萬雙。嘗試做內銷,又苦於缺乏渠道和人脈,在周邊友人的啟發下,朱閩瞄準了電商的出路。
  據統計,溫州的網民“雙十一”期間在淘寶購物網站就花掉了4.0382億元,浙江排名第三,全國排名第十五,是2012年“雙十一”交易量的1.5倍,2011年“雙十一”交易量的10倍,足見溫州人購買力之旺盛。
  2013年9月,溫州市出台了《溫州市促進網絡經濟發展扶持辦法(試行)》,從培育壯大網絡經濟主體、規劃建設網絡經濟集聚區等方面入手,推出了租金補助、稅收優惠、發展獎勵等一攬子扶持政策。例如,一家企業每年享受到的租金補助最高可達10萬元,每年將安排200萬元資金用於網絡經濟的業務培訓,“溫姓支付寶”可獲得500萬元一次性獎勵等。
  “要看到互聯網發展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工作方式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所以我們提出抓住時機發展網絡經濟,把網絡經濟作為轉型升級的‘一號新產業’來抓。”陳一新透露,下一步還將出台3至5年《網絡經濟規劃發展綱要》,建設一批網絡經濟產業園、樓宇,引進阿裡巴巴“菜鳥”等智能物流公司。
  在接任溫州市委書記前,陳一新曾擔任浙江金華市委書記,力推“互聯網賺錢的經濟”。現今,金華是電子商業示範城市,電子商業十大創業創新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是浙江省第二大信息傳輸交換樞紐,中國網店賣家十大城市第6位,全國網商百強城市第8位……這一連串的靠前排名代表著金華在網絡經濟方面的不錯基礎。
  另外,溫州正計劃“複製”金華模式,建立“網絡經濟發展局”,為網絡經濟提供快速的公共服務與寬鬆的環境保障,助推“電商換市”。
  在陳一新看來,溫州發展網絡經濟具有先天的優勢。“網絡經濟不是賣火車頭,賣的是大量的服裝、鞋等日用品。”溫州在全國範圍內最早出現了專業市場,具有成熟的經驗,這有利於網絡虛擬市場的開拓。同時,溫州服裝、鞋等傳統製造業以輕工產業為主,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零距離對接,將原產地變成原銷地。
  相比朱閩的躍躍欲試,一直關註政策走向的汪華盛,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為了拓展網絡市場,永高魚餅投入主要資金研發出了無需冷凍貯藏的魚餅新品種。“需要冷藏的話,快遞遞不出去,新產品就可以真空6個月。”
  “這讓全國民眾有機會嘗鮮魚餅,客戶也從過去的批發商擴大到零散的消費者。目前最發愁的,便是亟需線上銷售的專業人才。”汪華盛表示,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情,運作好線上銷售還需要靠電商人才。
  正是考慮到人才缺口的問題,陳一新提出政府要集中搞好規劃、研究政策、引進人才。甚至,他還定下了一個目標,稱“初步提出,要在2—3年內培養出30萬大軍,專門從事網絡經濟。”
  結束採訪,夜幕已經降臨。記者在一家雜貨店里,發現店主正在專心經營自己的淘寶網店。
  陳一新說,溫州的實體市場已經式微了。但是,如果能夠抓住網絡經濟的機遇,溫州就可以再造一個輝煌。(完)  (原標題:溫州書記駁溫州模式過時論 力爭中國改革模範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m84vmvo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